乐评:The Soft Boys – Underwater Moonlight

主理者按

这篇博客由我的多年好友 Stanley Yao 撰写。Stanley Yao 话异常多,常孜孜不倦地给别人进行安利。他喜爱研究各色怪诞亚文化,品鉴各类摇滚乐与电影多年,擅长通过大范围信息检索与比对得出最优购物策略,空闲时攻读知识产权法硕士(用人话讲,他看的东西乱七八糟又多又杂,是个摇滚乐迷电影迷,买东西之前会做大量攻略,弄这些事的同时在读法学)。无论对于穿搭,饮食还是艺术,他都自有一套个人风格明显、和我非常不同的审美,例如他喜爱美式咖啡的「清爽口感」,不喜欢加奶咖啡的「粘腻」。

自 2019 年开启 Nonsensically Numb 起,我多次催促 Stanley Yao 加入写作。经过多番拖延,第一篇博客终于完成。本篇既是乐评,也是作者对自己所听音乐进行整理的尝试,同时也是「艺术 distill」类别的第一篇博客。

Bruce


The_Soft_Boys-Underwater_Moonlight_(album_cover)

70,80 年代的新浪潮音乐一直是我的心头好。喜欢新浪潮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对我个人来说新浪潮最迷人的一点在于其「朋克 + X」的魅力——朋克音乐粗粝、狂放的”raw“感与直愣愣的少年感可以毫无违和的与任何音乐类型嫁接,从而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新浪潮这个大的范畴里,比较常见的组合方式有朋克 + disco,朋克 + 雷鬼,朋克的自我艺术化(后朋克),朋克 + 电子,朋克 + glam rock 等等。但是 The Soft Boys 的这张 Underwater Moonlight 作为一张新浪潮专辑,它的”X”却让我始料未及。

如果说第一首曲目 I Wanna Destroy You 还没有太出乎我的意料的话,那么专辑第二首 Kingdom of Love 36 秒诡异的人声合声与吉他走向便让我惊掉了下巴——这种感觉与 Syd Barret 主导时期的 Pink Floyd太像了!天才的 Syd Barret 虽然只在 Pink Floyd 留下了一张专辑,但是那种独一无二的迷幻体验在60年代中后期英美的迷幻浪潮中显得如此另类且独树一帜——与 Beatles,Beach boys 为达到迷幻效果在录音技术上进行的探索,Jimi Hendrix,Eric Clapton 在吉他演奏上进行的探索不同,Syd Barret 时期的 Pink Floyd 更多的是依赖怪诞的人声合声与吉他的旋律走向以达到其心目中的「LSD音乐化」的效果。毫无疑问——软男孩们在 Kingdom of love 里继承了 Syd Barret 的遗产,让这种独一无二的迷幻体验在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发行的第 13 年后再现。

到了第三首曲目 Positive Vibrations ,有了前一首的铺垫,曲名中的”Vibrations”便不免不让人警觉——难道这首要开始致敬 Beach Boys 的迷幻经典 Good Vibrations 了吗?但当开篇的人声一响起,Everly Brothers 式一高一低的男合声与流畅轻快的旋律走向告诉我,这不是 Beach Boys,这是 Beatles!正当我沉醉于“Paul 与 John”的美妙合声之中时,西塔琴却在第 1 分 35 秒突然响起:原来那个席地而坐的金发优雅男子——Brain Jones 也来了!2 分 19 秒开始的不断重复的”vibrations”段落也给人带来了一幅衣着鲜艳的嬉皮士们在草地上席地而唱的画面感。这首曲子无论是歌名,人声还是配器,都无不在向迷幻摇滚的起源——60年代致敬。

到了第三首1 I Got the Hots,无论是布鲁斯吉他 riff 还是虚无缥缈的人声走向,都让人想起了那些嬉皮士老前辈们——事实上,这种「回到60年代」的复古作风在整张专辑中无处不见:”Insanely Jealous of You”念诗般的唱腔与愈演愈快,到最后戛然而止的结构像极了 The Velvet Underground 在名作 Heroin 中进行的迷幻实验。而当专辑过半,到了 TonightOld Pervert,则回到了「心目中的新浪潮」的摩登听感。而专辑倒数第二首 Queen of Eyes 则又回到了60年代风靡的「Everly Brothers式合声」,这是一首结构简单,让人心情愉悦的民谣式小品。最后一首专辑同名曲虽然在听感上符合「新浪潮」式审美,但是后半段的衔接整首曲子前后两个段落的长篇吉他 solo 却又时刻提醒着听众:这是一张「回到 60 年代」的专辑。

总而言之,这是一张诞生于 80 年代,在整体气质上符合当时时髦的「新浪潮」式审美的作品,而最能将这张专辑与其他新浪潮专辑区分开的因素,便是 60 年代迷幻摇滚的借尸还魂——对于一张新浪潮风格专辑来说,不管是在80年代还是在现在,这都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但软男孩用这张 Underwater Moonlight 告诉我们:他们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

Personal rating:

9/10

Professional ratings:
The Rolling Stone Album Guide: 4.5/5
Mojo: 5/5
NME: 8/10
The Rolling Stone Album Guide: 4.5/5
All Music: 5/5
Pitchfork: 8.5/10


  1. 主理者:应为第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