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奥巴马的一句话,AI 研究者们不应该 "over-promise and under-deliver", 有一个效果很好的人脸补全系统是件很棒的事,但也该同时承认,这个系统存在偏见,对不同肤色的头像有不同的表现。只有当这种谨慎变成常识,AI 系统才能从 cool, fun, nice-to-have 的玩具变成有现实意义的工具。
Category: Science, Tech and Research
Accessibility
「博物馆要用微信预约。」「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吗?」
电子支付:中国 vs. 加拿大
这篇博客不是为了 discredit 支付宝、微信或者淘宝京东,而是主要想表达加拿大的电子支付和网购物流没有我此前想的不方便,甚至在某些方面我觉得优于中国的同类产品。这是打破 stereotype 的一记努力,可能难以下咽,但好过始终幻想外国人民都活在没有支付宝没有淘宝的水深火热之中。
认识 Big Tech (cont.)
最近我在 The New Yorker 上看到了「认识 Big Tech」里提到的对 Facebook 的一个指控:称它实际上是媒体但以平台自称以逃避媒体的责任。很遗憾,这次仍然是错的。
认识 Big Tech
这篇博文的灵感来自于声东击西的一期播客。正如我在本博客的 about 里写到的,在中文世界里「对科技的正确且深入的认知、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以及对审美和新意的追求似乎成为了不可能三角」,这期播客中的讨论虽然相当精彩,但是仍然缺少对这些 Big Tech 公司的正确且深入的认知,所以在手撕 Big Tech 之前,我们应该先认识 Big Tech。
「人工智能」的两面
OpenAI 公布了一只自己学会拼魔方的机器手臂。但机器学习只是软件。